欢迎来到顾路中心小学!
2025年05月24日  星期六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新闻资讯  >  校园快讯
正文
头戴小红帽,与安全同行
发布单位:顾路小学 发布人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9-07-27 08:09:27 点击数:232

前言:

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》是我校在2005年申报的一个区级课题,研究时间为3年。三年来,我们的课题在新区教科室专家的悉心指导下,在我们校长的大力支持与引领下,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,今天得以圆满结题了。  

   

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 

   

   

一、研究目标  

本课题主要研究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内容、途径、方法,为小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,丰富学习经验,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;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。  

二、研究实施  

(一)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定位  

我们认为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生活化具体指三个方面,一是指教学目标的生活化。我们着重三维教学目标的推进,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,还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;二是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。就是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、学生生活相结合,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,让教学贴近生活,联系实际;三是指教学方法的生活化,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,让学生乐于参与、主动参与,使他们成为教学生活化的主体,既学到知识,又能学以致用,提高综合能力。  

(二)农村小学学科生活化教学的设计  

1.生活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 

我们积极寻找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最佳结合点,细读小学课程标准,结合生活化的教学,设计了各学科、各年段、各单元及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。  

2.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挖掘,我们把它归为三大类:  

1)教材中直接可以利用的生活化内容  

2)教材中可以挖掘的生活化内容  

3)教材中可以拓展的生活化内容  

3.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设计  

在设计时,我们注重联系生活实际,创设生活化情景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,拓展学生的思维,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。  

(三)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与方法  

我们着重探讨三个方面:  

1.创设生活化情景            

随着生活化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,我们发现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,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,使学生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在情景中融合为一体。我们归类了创设生活化情景的几种途径:  

1)模拟生活化的情景,解决生活化的问题  

2)变静态文本为动态文本,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

3)再现生活原型情景,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 

4)采撷生活实例,补充文本,拓展知识  

我们的教师主要采用讲故事、游戏、实物教具、画面、卡通动画、录像等多种形式,来合理创设教学。今天的展示课都能够体现出来,所以就不一一举例了。  

2.设计生活化作业   

生活化的作业设计与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,与学科教学同步进行,同步提高,同步深化。我们把生活化作业设计分为三类:  

1)知识类。主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,巩固、运用、深化、拓展所学的知识。如在语文学科中,我们以设计每课读写结合的小练笔为主,作为语文组的特色作业,还定期检查评价。

2)实践类。就是把课本中学到了一种知识或方法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一下,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技能在作业中进一步得到实践和提高。这类作业可以布置说一说、画一画、做一做、演一演、查一查等不同形式。如,学生在英语课中学了几句祝贺语,教师就结合各种节日,让学生制作贺卡,写上所学的贺词,送给自己的父母或老师等。

3)鉴赏类。这类作业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,有学科教学素材积累,有小作家、小诗人、小画家、小记者的各类作品等,丰富了他们的知识背景,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。

我们的作业设计力求多元化,让教师、学生、家长参与。完成形式也多样:个人独立完成;小组合作完成;全班联合完成;与教师、父母共同完成等。

3. 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

这是实现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必经之路。我们带领学生参加各项活动,其中社团活动是我们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,是我们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延伸;我们还和家长取得联系,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外出活动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,又让学生感悟课堂中所学的知识,带着问题去探索,做到学以致用。

(四)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生活化的评价  

我们从教学目标的制定、教学内容的设计、教学情景创设、生活化作业设计、教学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逐一细化,进行评价。我们还设计了《顾路中心小学生活化教学设计评价表》和《顾路中心小学生活化教学过程评价表》。  

三、研究效果  

(一)从学生方面来看  

通过课题研究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;提高了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;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。  

课堂中,学生乐于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、收集的素材和实践的感受与老师、同伴交流;学生在探究运用的过程中乐此不疲,特别在音乐、美术、体育、信息、自然等综合学科的课堂上,更多看到的是孩子们活跃的身影、创造性实践的火花……  

学生们硕果累累,有六十几篇作品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,在各项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 78 人次,获市级奖项 25 人次,获区、署级奖项156 多人次。   

(二)从教师方面来看  

通过课题研究,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,提高了教师备课能力与多媒体制作与使用能力,学生作业和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力、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。  

自课题研究以来,我们开展了“顾小教学论坛”,这是各科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索和互动提高的平台。我们各学科的教学先后在新区、署层面亮相。三年来,我们展示的区、署级公开课有19堂,校、组内公开课50多堂; 07422日 ,在市教委对我校的教学调研中,对我们进行了中肯地评价:“一所农村小学,着力于课程教学的改革深化,着眼于生活化教学的探索,难能可贵。在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校常规管理中,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良好素养值得肯定。” 08107日 ,在新区信息督导工作中,专家们抽样检查了17堂随堂课的教学实况,我们的生活化课堂教学再次得到认可:获得了8堂优秀课、8堂良好课的评价。  

同时,我们整理了课题研究的资料,汇编了学科教学生活化的教案、优秀案例和论文。其中不少老师撰写的文章获全国、市级奖项,还有的发表在《浦东教育》、《浦东教育研究》等刊物上。  

四、几点思考  

我们的课题虽然结题了,但我们的研究还将继续。  

我们将生活化教学作为本校的特色,建立其保障制度;进行生活化课程的开发,使之生活学科化;  

我们将开展校际合作研究、资源共享,在署级层面形成教学联合体。  

附件下载:
  • 20170610104010265.png 下载